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产学研合作中如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发布时间:2019-09-16 13:29:05

目前,国内高校院所谈产学研合作较多,而企业普遍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有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地位和能力,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权。

目前,国内高校院所谈产学研合作较多,而企业普遍重视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绝大多数企业还不具有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地位和能力,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权。

然而企业是市场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春江水暖鸭先知”,对市场信息反应最灵敏,能够从市场需求变化中产生创新灵感和创新意愿,未来能够重视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企业也将走得更远。

从市场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企业拥有独立的研发机构,自主组织开展项目攻关最好,这是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形式。尽管近些年我国一直强调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事实是科研能力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

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如何利用好产学研合作来弥补自身在科技创新上的不足,选择适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将助力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包括研发人员奖励与报酬机制、知识产权、专利的有效性、知识特性、科技成果所有人与转化人(或转化方)之间的技术距离等。

无论是输出科技成果的高校院所,还是转化科技成果的企业,在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方式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技术距离

亦称为技术势能差,是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有的技术水平与其实际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

科技成果所有人和企业之间的技术距离较大的,一般不会选择科技成果转让、合作转化,而倾向于选择科技成果作价投资。

这是因为,对于前两种方式,企业一般不具备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能对科技成果进行消化吸收,而对于作价投资方式,企业可借助科技成果所有人的技术力量转化科技成果。

不过有关研究表明,当技术距离扩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作转化的意愿会降低,购买科技成果的意愿反而会增强。在其他影响因素既定的情况下,技术距离越小,科技成果转化方对科技成果的吸收能力越强,成功转化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2、知识产权

目前知识产权有很多用途,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以及享受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当拥有知识产权。

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时必须考虑知识产权这个因素,包括:科技成果是否拥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所有人是否愿意转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方是否需要知识产权?等等。

3、经费投入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一笔不小的经费支出,包括获取科技成果的费用(转让费、许可使用费)、科技成果交易费用,以及转化科技成果所需的经费投入。

其中:获取科技成果的费用,与转化方式有关;转化科技成果所需的经费投入,不仅取决于科技成果本身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也取决于市场容量及期望达到的商业化、产业化程度。

在科技成果转化时,企业应当评估自身的经费投入能力和意愿。

4、预期收益与风险分担

预期收益与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及其市场容量大小,企业的转化能力及其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有关;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大小与该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有关,成熟度低则不确定性大,潜在的风险高。

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科技成果所有人与企业需要就风险和预期收益提前进行磋商研判并确定合理方案,以保障双方权益。

5、科研人员参与度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人员的参与度与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是密切相关的。

在后续研发、应用和推广过程中,若需科研人员参与转化,则需选择合适的参与方式并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确保在需要时科研人员能够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而是否需要科研人员参与,也取决于科技成果转化人的消化吸收能力。

6、后续研发及其成果的归属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是否需要进行后续研发,以获得较强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若需要进行后续研发,则由谁承担研发,后续所需经费由谁投入,所取得成果归谁享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纳入考虑范围。

一般来说,进行后续研发可以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无论是对于成果所有人还是企业,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来源:科创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