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年度十大杰出论文:中国两篇研究入选2019-12-25 10:23:34
12月13日,《自然》(Nature)选出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10 remarkable papers from 2019),接近室温的超导体、精确编辑基因技术、海王星新卫星等纷纷入选。其中,中国研究占到两席,分别是来自复旦大学的亨廷顿舞蹈症新疗法,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点击化学新成果。
2019年最新自然指数公布,哪些高校表现突出2019-12-25 10:17:58
近日,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19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10.1—2019.9.30)。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依旧强势,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略有变化。
2019-2021年中国工业控制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2019-12-25 10:14:59
我国工控市场由于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未来几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受国家政策支持,在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背景下,工控行业将随之实现较快速的增长;二是下游应用市场逐渐回暖,机床、纺织、包装等下游行业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3C、医疗设备、机器人等新兴产业也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是伴随着工业自动化升级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和智能设备将会大量出现,将有效带动工控产品的需求增速。
201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拟入选项目出炉2019-12-25 10:07:29
今天下午(12月23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公示了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入选项目名单,共有10个项目拟入选。
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综合评议名单公布2019-12-25 10:04:56
据教育部科技司网站消息,按照《教育部科技司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9〕245号)要求,依据《教育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细则》,根据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初评及现场考察的成绩,教育部科技司确定了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综合评议名单。
管晓宏院士团队解读工业互联网综合安全威胁与协同防御2019-12-25 09:59:29
工业互联网是构建工业环境下人、机、物全面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支撑我国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关键信息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中,来自互联网的网络安全威胁,与各类物理系统的工程安全隐患深度融合,形成了新的信息物理综合安全威胁。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工业互联网安全事件,一方面显示出工业互联网的信息物理综合安全威胁,已经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国防安全、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御,需要集合不同部门单位、结合多学科理论方法,多方配合,协同发力。最近,工信部、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构建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的统一思路,为全面提升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提供了指导。
国内外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浅析2019-12-25 09:55:50
目前,工业信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加紧工业信息安全领域布局,加快工业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国家战略选择。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9年5月2日签署名为《网络安全人才行政令》的总统行政令,着力部署国家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和政策做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相关情况,并对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中国5G经济报告2020》发布,明年我国5G总投资将达万亿2019-12-25 09:45:41
今天,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中国5G经济报告2020》正式发布。报告运用5x5x5的思考框架,归纳总结出5G先锋行业识别器,遴选出5大先锋行业,从5个角度深入透视5G先锋行业,提出推动5G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 5G 经济带来的5个启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工业大数据面临三大挑战2019-12-25 09:39:58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2019中国(黄石)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工业大数据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将推动企业从‘制造’走向的‘智造’。但是,当前工业大数据面临几个方面的挑战。”
王坚:未来5G的应用场景80%应该在制造业2019-12-25 09:38:01
“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再到区块链,过去10年,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新的技术趋势。但我们很快又忘掉了前面讲的事情,留下一堆问题没有解决。原因在于,我们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时代,变革时代需要形成新的完整技术体系,而不是一个单向的技术就可以完成一个巨大的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分享了他对5G时代技术体系的思考。